從台南維冠大樓到花蓮雲門翠堤的倒塌案,又喚起了不少人對於地震風險的警覺性,只是台灣目前只有約3成左右投保相關保險,實屬偏低。不少有投保「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險」的保戶,往往以為只要是地震造成的房屋受損,繕修費用應該都可以申請理賠,沒想到「地震基本險」只有在房屋全倒或半倒時才可理賠!
「地震險」是什麼?
地震險是附屬於住宅火險的附加保險,也就是要先投保住宅火險後才能加保地震相關保險。而地震險分為四種,分別是:地震基本險、超額地震險、擴大地震險和輕損地震險。地震基本險因為有政策支持,與住宅火險強制結合,全台各地費率都是1,350元;不過,也只有在房屋全倒或半倒時才能理賠,並限制最高額度在150萬,是為基本保障。至於其他三種地震險,必須先有地震基本險後才能加保,消費者視需求而選購。
險種 |
承保範圍 |
參考年保費 |
地震基本險 |
建物全損(全倒/半倒) 最高保額150萬 |
1,350元 |
超額地震險 |
建物全損(全倒/半倒) 超過150萬的部分 |
1,000-3,000元 |
擴大地震險 |
建物及裝璜受損(不需全損) 實支實付理賠 |
5千元以上 |
輕損地震險 |
裝璜受損,實支實付理賠 |
1,000-2,000元 保額20萬為例 |
很多人會認為,現在台灣房價高漲,地震險的理賠金對於重建或復原實在不夠用。依產險公會所發佈的住宅建物價格表,以建造成本最高的台北市來說,一坪營建成本含裝璜大約在12~15萬元(10層樓建物),例如:30坪的房子,建築物的重置價值約在450萬(30坪*15萬元/坪=450萬)。因此,保險金額要多少才夠呢?以此30坪的房屋為例,除了地震基本險150萬元之外,超額地震險至少要有300萬元。
不少保險公司都有提供線上試算、投保的機制,包括住宅火險附加地震基本險,也有提供裝修增額及動產加保的估算,消費者可以上網了解。不過,若要投保超額地震險、擴大地震險或是輕損地震險等,就無法在線上投保,須要與相關業務人員或保險經紀人連絡服務。